小說《啼笑因緣》是現代文學史上號稱“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之張恨水的代表作。該書采用一男三女的愛情模式為故事的核心結構,通過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樹與天橋賣唱姑娘沈鳳喜的戀愛悲劇,反映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黑暗、動亂的一個社會側面。它不僅在舊派章回小說的老讀者群眾,引起強烈反響;而且還使當時的新文藝界驚異不止,甚至還討論過《啼笑因緣》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傳得如何廣泛。
《啼笑因緣》在思想上要比《春明外史》、《金粉世家》高出一等。但也有局限性,《啼笑因緣》把樊家樹的“助貧濟因”和關壽峰父女的單槍匹馬的俠義行為,當作解救人生痛苦的良方,沖擊整個黑暗社會的武器,這就反映出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影響了作品本身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