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369 >> 詩詞散文 >> 散  文 >> 漂泊的人生>>正文
第三章 吾家有子初長成
自從寫了"超越自己",突然成為教子專家,其實天下父母心皆同,子女心也差不多,我只是說出一些大家都有的問題,引起許多共鳴而已。

  "吾家有子初長成",是我為財富人生雜志撰寫的一系列文章,看來生動有趣,實在是與大家分享我的"頭痛時間"。

  當然,也開了一些頭痛藥!

  媽媽是超人,不能叫累!叫累也不能生!生病也不能不燒飯!燒的飯一定要好吃!

     超級媽媽

  故事一:

  深夜一點鐘,從畫室走出來,看見兒子正慢條斯理地在吃他的意大利通心面,老婆則兩手撐著垃圾袋,站在餐桌前:

  "快點吃了!把紙盤丟進來,我好拿出去,明天一清早收垃圾,晚上就得放到馬路邊!"

  兒子懶洋洋地,一付死相地吃完把刀叉往盤子上一扔,就轉身回房子,留下做母親的,佝著背綁垃圾袋,又打開前門,披一件外套,冒著紐約十一月的霜寒,把袋子拿到路邊去。

  故事二:

  深夜一點鐘,我跟兒子同吃消夜,老婆因為身體不舒服,早早就休息了,所以我也只好勉強吃兒子用微波爐做的意大利罐頭丸面。我先吃完,逕自將刀叉拿去洗,并回頭對兒子說:

  "把臟東西收拾一下,一齊丟到垃圾筒里,樓下也檢查檢查,有沒有垃圾,然后拿出去?說完就進臥室了。

  只聽得兒子匆匆忙忙的腳步,樓上樓下地傳來,再就是開衣櫥和大門的聲音,居然沒多久,外面的燈光便熄滅了,想必他已及時就寢。

  故事三:

  車房里先傳來車子的引擎發動聲,跟著,浴室里便響起吹風機的轟轟聲,十分鐘之后,樓梯上腳步聲響起,做母親的尖聲喊:

  "快一點!吹個頭要吹多久,再不快你就要遲到了!"

  又隔了半天,才聽見兒子下樓和關車門的聲音,以及車子沖出門,疾轉彎而去的吱吱輪胎摩擦響。想必一路上都在訓兒子。

  只是當天兒子又遲到了!

  故事四:

  老婆住院,我早上不教課、不開車、不出門,兒子前一晚就發了愁,早早上床,天沒亮就輕手輕腳地起床,自己開冰箱,也不知弄了什么東西吃,吹風機響了兩分鐘不到,就人去樓空。

  晚上兒子頂著北風回到家,直喊冷,先問媽媽什么時候出院,吃完飯,急急地去做功課,說是因為巴士來得慢,早上差一點遲到,今天要提前睡,第二天更早起。

  臨睡又問了一遍:"媽媽什么時候出院?"

  上面這四個畫面,相信是每個家庭都可能經驗的,卻由其中提供許多值得深思的事。

  母親(也可能是父親,但多半是母親,所以本文中以母親為假設。)往往巨細靡遺,對子女照拂得無微不至,在她的心中,即使孩子已經十六、七歲,仍然可能會因為鞋帶系不好,一腳踏住另一腳的鞋帶而跌倒,所以當孩子系鞋帶時,她還要目不轉晴地看著。

  即使有一天她不得不叫孩子自己做事,也要千叮萬囑,唯恐有什么閃失,可以說:她在幫助孩子思考!

  在孩子心中,母親常是無所不能的,她可以早上五點鐘起床,做早餐,送孩子上學,自己去上班,經過超級市場買菜,趕回家燒飯、洗衣、催孩子做功課、練琴、記帳,打罵著孩了上床,東摸摸、西理理,忙到深夜睡,而第二天:

  又是生龍活虎,早上五點多鐘就忙里忙外的--超級媽媽!

     避免我這樣過一生

  美國電視上有個感冒藥的廣告:

  媽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媽媽感冒了!"

  大兒子、二兒子、大丫頭、二丫頭、小毛頭、加上老公,全傻了眼地問:"我們怎么辦?"

  于是感冒藥畫面插入,母親吃下去。

  嘩!

  超級媽媽重顯神威,全家人乃大歡喜。ㄅ园祝赫埛谩痢僚聘忻八帲。

  問題是,這個超級媽媽會得到怎樣的回饋?她會受到子女多大的感激?她又是否能夠教育出具有獨立人格,且知道孝順的子女?

  答案常是令人失望的--不!不!不!

  因為她是超級媽媽!她本不該生病,也不需要子女照顧!她既然不需要,我們又何必去照顧她呢!

  于是許多子女就這樣地被呵護、被幫忙思考,成了標準的MAMMT'S-BAB?"!

  于是許多母親就"我這樣過一生!"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前面"家庭紀錄"的第二、四兩項,誠然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愈去愛的人,愈懂得什么叫做愛!

  人性有個基本的表現,不是被愛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去愛,反而是愈去愛的人,愈懂得什么叫做愛!也可以說:愈是奉獻給對方,愈會加深地去愛對方!

  我們常會發現,年輕父母養的孩子比較不會回饋父母,因為父母都健在,也仍然像是他的朋友一樣,他不必去操心,相反地,那些老寡母帶大的小孩子,卻常比較孝順。這是為什么?

  因為那些孩子未成年時,母親已經年老,他一方面需要靠母親養育,一方面又得隨時注意母親的身體,并幫助母親,否則老母大去,或是重病,孩子就會頓失所依。

  那孩子既有憂患意識,母子之間,更是相依為命的!那母親不是單方面付出,而是在孩子未成年時,便已經獲得孩子回饋、關心與照顧。套一句"陳情表"中的句子,那是: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李密的"孝",不正是這樣來的嗎?

  此外人性又有另一個基本表現,就是"沒有失的'得',不覺其得之可貴;失而復得之'得',愈覺其可珍!"

  相信每個作母親多年的,都經驗過,自己離家多時之后返回,所見到的一雙雙殷切、盼望而欣喜的眼神。

  因為只有當"媽媽離家時",孩子們才能有時間"反省"母親在家時的"千般好、萬般福",他們由不方便中,感覺到母愛的偉大與可貴,這時候,當母親付出時,子女便會比較感恩。只是,感不了多久,便又無感了!"

     脫下超人的外衣

  從以上的討論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方法,就是當我們希望子女孝順時,不妨將自己的姿態放低,表現出對子女的需求與倚靠,制造一些機會,讓子女付出愛,從而產生更多對父母的愛。

  我們應制造機會,讓他們不得不自己去管理自己,甚至全家的事,使孩子由困頓當中,增益其所不能,進而知道掌握時間與做事的方法。

  聽了我的這番話,各位"超級媽媽"們,請不要等以后怨子女的不孝,而趁現在"偶爾"脫下超人的那件印著S的衣服,像是超人電影中,裝作書呆子型的記者吧!

  你將看到奇跡!

  孩子賴床,常因為不敢面對今天。

  孩子遲睡,常因為今天過得不錯。

  問題是他們該起不起,該睡不睡,該快不快,該成功沒有成

     掌握時間,就是掌握生命!

  --教孩子使用時間的方法

  故事一:

  "快去睡覺了!已經深夜兩點,還在摘什么?"

  "我在做一份報告,明天最后一天!"

  "不是上禮拜就開始做了嗎?怎么還沒弄完!"

  "我要做得特別好!因為前一次得了A++,老帥特別夸獎,所以這次要更好!"

  看孩子這么求好心切,媽媽只好不說話了。

 。ǖ诙煸缟希

  "怎么還不起床?要遲到了!"

  "找不舒服!"

  摸摸頭,好好地:"是沒睡夠吧!不是生!"

  "我不敢上學!"

  "為什么?"

  "因為今天要考英文,我還沒準備!考壞就麻煩了!不如在家讀書,明天再去補考!"

  結果:沒上學。結果:報告沒準時繳。結果:補考之后被扣分。

  故事二:

  春假這一個禮拜,你打算做什么?"

  "跟同學看電影Back-to-the-future(同到未來)、去打幾場球、給暑假國際營認識的朋友寫幾封信、溫習兩個禮拜之后可能考的東西,當然,還有家庭作業。"

  母親想想。嗯……,不錯!有娛樂、有運動、有郊游、有功課、又有準備,是很好的假期計劃!

 。ù杭龠^后的一個星期天)

  "媽!開車送我去圖書館!"

  "有急事嗎?"

  "有!去借書,明天要繳讀書報告--基度山恩仇記!"

  結果,沒借到書,因為同學們都去借這本書。

  結果:去買一本,但是報告沒寫出來,因為書太厚,看不完!

  結果:多拖了兩天才寫成,而下面碰到考試,全砸了!因為假期里念的,已經忘了一大半!

  故事三:

  已經深夜一點鐘。

  "你在干什么?戴著耳機發楞?"媽媽問。

  "我在等著聽新聞快報!看看明天會不會下雪,下雪之后會不會停課!"

 。ǘ昼娭螅

  "你在浴室做什么?"

  "我在摘隱形眼鏡、還有刷牙、洗臉!"

 。ㄊ宸昼娭螅

  "你在做什么?已經一點半了!"

  "我在放洗澡水!我在等水滿!"

 。ㄈ昼娭螅

  "你為什么還不關燈睡覺?已經兩點多了!"

  "我在收拾書包。"

  結果:兩點半鐘才熄燈。

  故事四:

  "咦?早就看他醒了!怎么還沒出來?"母親過去敲門。沒反應,推開門,居然小子穿好衣裳,卻又縮回去睡:"怎么又睡了呢?昨天不是早早就上床了嗎?"

  "我只是想再躺一下!"說著用被蒙著頭。

  "混蛋!快點滾起來!"老子怒氣沖沖地進來:"又不是睡得晚,為什么賴床?婆婆媽媽地!哪里像個男人?"說著就要動手捶人。

  母親一把擋。"就讓他多睡一下好了!"

  "他上禮拜出去旅行,怎么一大早不用人叫就起床了?還有在暑假國際營里,他不是起是比別人都早嗎?"老子吼著:"為什么現在要賴床?"

  結果:老子捶了兒子一拳,兒子態度惡劣地頂撞兩句,父子兩天沒講話,而且當天早上兒子又遲到了!

     安排時間的比重并善用時間

  以上四個情況,是每個家庭都可能經驗的,也暴露了許多孩子的問題。

  由故事一,我們發現孩子常犯一個毛病,就是不知道怎么分配時間。他們可能明天要考三科,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準備第一科上,等第一科讀完,卻已經晚到沒時間和精力念下兩科。

  或是勉強念完,第二天卻沒精神上學。

  他們也可能花不成比例的多時間,去搞一樣東西。問題是這一科的老師不會因為他這一次杰出的表現,就免除以后的功課。別的同學表現雖遠不及他,但只要達到應有的水準,也能得到高分。他反倒因為誤了其它的功課,而在最后遭到挫敗。

  故事二,看來似乎與故事一相同,實際問題出在:孩子不懂得分辨"大時間、小時間、完整時間與零碎時間。"

  他們可能用大而完整的假期,做一些每件只需一、兩小時就能完成的事。卻在小而零碎的空間,想要去做需時數日才能做成的"大題目"。這就好比,有了大筆錢卻只知道買許多小電器、小擺設,度假游樂的人,到頭來沒有自己的房子!

  故事三所表現的,是不知道在同一時間做許多事。這種人往往只能單線地使用時間,他不懂得在等車時看雜志、在坐車時背英文單字,甚至在長途的車程中打個噸。如同故事中,那孩子明明可以一邊摘眼鏡、一面聽收音機、等洗澡水;或一邊聽收音機、等洗澡水、一邊收書包。結果他卻要一件件分開來做,浪費了兩、三倍的時間。

     白日恐懼癥

  故事四中,我們需要探討的則要復雜多了。

  請不要認為年輕人起不來床,只是屬于懶惰的表現,或單純地因為前一天的睡眠不足。也不要認為孩子在遇到使他們興奮的事務時,會自動早起,只是一種現實的表現。

  實在年輕人賴床,往往潛在心理上,是不敢面對眼前的一天。父母的壓力、老師的壓力、功課壓力、同學壓力都可能是他的困擾。

  正因此,當白天沒有壓力時,他們早上就比較容易起床。而那些愛賴床的年輕人,晚上往往特別興奮,而不愿意睡覺。早上脾氣不好,有所謂"起床氣"的人,放學之后,也多半情緒很好。甚至只要他們背起書包,走出門,看到同學之后,就立刻表現得欣然。凡此,都是同樣的道理,如同演員的舞臺恐懼癥(Stage-Fright),未上臺前,能終日不安,等到真正上臺,一下子恐懼全不見了。

  孩子在從溫暖的被窩和美好的夢境中醒來時,如同大人在長期的假日后,返回工作前一樣有著沮喪期。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突然有賴床的毛病,而并非睡眠不足或生理有病時,必須先去了解他們是否有精神上的壓力,而加以疏導。但是這一疏導,并非讓他們拖下去,或躲避下去,而是使他們能面對現實的挑戰,否則他們不但現今有問題,成年之后,也可能有不能面對現實的表現。

  我認為對愛賴床的孩子,了解、鼓勵與鞭策應該一齊來!而對那些不懂得利用時間的年輕人,我們一方面要教導、分析使用時間的方法,一方面應該留些空間,讓他們從錯誤當中得到教訓。一方面更要觀察,那些"拖",是否也導因于"他們不敢面對現實"!

  掌握時間,就是掌握生命,更是抓住現實!

  孩子要出去住校,你該高興!

  孩子的同學要來家住,你該覺得光榮!

  孩子換過不少異性朋友,你該鼓掌,因為那表示他對異性有了選擇力!

     男大不申留

  --子女步人成熟期,父母應有的態度與調整

  故事一:

  "咱們買一棟有游泳池的房子如何?"某日我對十六歲的兒子說。

  "好!我贊成。"兒子繼續看他的電腦雜志。

  "那么你就得進一所比較近的大學,譬如普林斯頓(prinston)或哥倫比亞(Columbia),這樣才能常在家享用游泳池,對不對?"

  "進遠處的大學照樣可以游泳,哪個學校沒有游泳池?"

  "可是家里有你專用的更衣室,免費的餐飲,游累了跳上床就可以睡大覺,更不怕在池子時撞到別人!"

  "老爸!"兒子總算抬起頭:"但是你有沒有想到,家晨的游泳池邊,站的是老爸、老媽,學校游泳池邊,站的卻是美女!"

  故事二:

  "我兒子經常說有同學家長邀請他去玩,并且留他在那里過夜,又說要把幾個同學帶回家住,好象家里開旅館似的!"某日我對美國朋友說。

  "那真是好極了!"

  "好極了?"我瞪大眼睛:"你說好極了?"

  "當然!第一,表示你兒子人緣不錯,人品也好,否則哪個家庭會歡迎他去過夜?第二,表示你的家夠大,而且夠溫暖,否則如何留宿別人的孩子?別人又怎么會喜歡到你家去?第三,表示你的孩子夠獨立,因為不夠獨立的孩子不懂得做主人,如果孩子到你家過夜,卻都是由你這個老爸出面接待,由你太太為他們準備早餐,又在你們的監督下活動,那些十七、八歲的大孩子保險會受不了而逃走。所以不論孩子去別人家住,或別的孩子到你家來,對你都是好事,甚至可以幫助你孩子成長!"

  故事三:

  "誰說女大不中留?我看哪!男大不中留!"我對系里的同事說:"現在高中還沒畢業,已經常常弄到七、八點鐘才回家,連帶使我的健康也大不如前了,因為從前常有兒子下課之后陪著打球、短跑,現在卻連談話的機會都難得!"

  "他有他的世界嘛!你總不能叫他永遠屬于你,你把他生下來,是為了你有個伴,還是為了你有個后?"

  "可是在一起十八年,孩子突然上大學離開家,做父母的多寂寞!"

  "天啊,你不開香檳慶祝,居然還要喊寂寞?"同事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我的孩子才十歲。我早就做夢有你這么一天了!夫妻重新回到兩個人的自由之身,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要在房子的什么地方親熱,都沒有人礙眼,這是人生的新階段,夫妻二度蜜月的開始!"

  故事四:

  深更半夜,夫妻二人正坐在燈下發愁,等兒子打電話來,好去地鐵車站接。卻聽見門外樓梯響,小伙子居然自己回來了--還帶著一個細高細高的洋妞。

  "我能不能為你們介紹,這是我的女朋友--安娜!"兒子一手把安娜挽了過來:"她媽媽開車送我回來的,正在門口等,我特別把她帶進來見見你們。"

  "好!好!好!"我們兩口作出笑臉:"把門燈打開,看得清楚!"……

  第二天一大早,老婆就打電話給她的心理學專家:

  "我們有麻煩了!我兒子不但到女朋友家吃飯,見過她一家人,居然還把那女孩子和女朋友的媽媽都帶回家來,一付要定了的樣子!真正要命的是,我和我先生都不欣賞這女生,而我兒子竟覺得她美若天仙,看樣子是墜人了情網,怎么辦?"

  "你們平常對他交女朋友,管得很嚴嗎?"

  "是!"

  "嗯……。那是真麻煩了!因為他缺乏免疫力,沒有比較的機會,一朝有大膽的女生主動找上,母豬也成了天仙!"

  "那怎么辦哪!他如果要娶那個女生,我們一定要改遺囑,一文也不給他!"老婆急得跳起來。

  "對了,你兒子多大??"

  "十七歲又三個月!"

  "那還好,現在只是過渡期。"電話那頭開始安撫:"未來機會還多,換了環境,自然可能換對象。話說回來,今天交這種三八野女生反而是好事,既然交過了,就有免疫力。如果你兒子現在二十七歲,可就真麻煩了!"臨掛電話,對方又叮囑:"你們沒有罵他吧?記住,少批評!這年齡的男孩子,正義感和反叛性特強,你愈看不上、愈瞧不起,他就愈要!你只當沒見過,根本不記得!因為交這種女生,就是要引人注意,你們不注意,他就沒意思了!"

     教訓和啟示

  以上雖然看來只是笑話式的故事,卻在它的真實面背后,告訴我們許多嚴肅的問題,或啟發我們一些現代父母應有的觀念:

  一、孩子有孩子未來的世界,父母不能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選擇,也不應該再有養兒防老,或養兒作伴的想法,希望孩子永遠跟在身邊。

  二、現代年輕人,如同大人一樣,除了在外的交際,也應有在家中招待朋友的權利,或到別人家做客的機會。這種做主人和做客人的經驗,可以幫助他獨立,并建立較佳的人際關系。

  三、利用孩子招待朋友和引介朋友家長的機會,做父母的正可以進一步了解子女交友的品味,井給予適當的導向。

  四、夫妻生活的目標,不應過度建筑在子女的身上,在子女未離家之前,就應該開始有心理準備。更進一步建立屬于夫妻兩人"二度蜜月"的積極人生觀。

  五、不要完全禁止年輕人交異性朋友,否則他未來不是找了一個母親型的大女生,繼續作MUMM?"S'S-BAN?",而難以成熟,就是莫明其妙地以第一個異性朋友,做為終生的伴侶,連一些比較的想法都沒有,死心塌地愛上對方。所以培養孩子對異性迷惑的免疫力,是每個父母的業務。

  六、孩子交了不適當的異性朋友,可以為他做客觀的分析,而不要主觀地排斥或歧視,免得激起不正常的同情心、正義感和母性,反而陷得更深。尤其不可有過激的反應,而當以冷靜的態度來面對。

  "自求多福!"不論對做父母或子女的,這句話都很恰當。那些非要為子女造福,或非要子女為父母造福的人,都可能過猶不及!

返回目錄
99热在线免费观看_老狼卡二卡三卡四卡二_亚洲精品综合激情丁香_黄色影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