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369 >> 其它閱讀 >> 百家講壇 >> 金正昆談禮儀>>正文
金正昆談禮儀:禮品禮儀
央視國際2005年05月09日14:28

  主講人簡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東陽人。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主任,禮儀與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外交學、傳播學、禮儀學與公共關系學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學》、《現代外交學概論》等。

  內容簡介:大節、小節年年過,迎來送往天天有,小小禮品不能少。左看看,右瞅瞅,大小禮品堆成山?墒,禮到用時方恨少,一到過節就犯愁,親戚、朋友、同事一個都不能少。

  進商場、逛市場,左一包、右一包,滿頭大汗,腿發軟。滿心歡喜,提著禮品又犯難,親戚、朋友、同事送禮有別。

  小小禮品,大難題。不過不用愁,金教授為您支招,禮品禮儀娓娓道來,讓禮品為您的社交生活錦上添花!

 。ㄈ模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談論交際禮儀的問題,本講要跟同志們談一談關于禮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不管你年齡大小,不管你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我想禮品的問題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那么,談到禮品大概有兩個問題我們不能回避:第一,在日常交往中,需要禮品嗎?換而言之,就是禮品的定位。我們有人認為,在日常交往中,禮多人不怪,和任何人打交道,空著手不合適,但是還有另外一些同志認為禮品是一種極端的形式主義,甚至有虛偽、做作、腐敗別人的意思。所以我們在談到禮品第一個問題要講到,需不需要禮品。如果我們的回答是需要的話,馬上就會出現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日常交往中,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禮品。這兩個問題恐怕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要問題了。第一,我想跟同志們講一講禮品的定位。我記得在17世紀,有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禮儀專家,她叫伊麗莎白,她講了一句話,她說:“禮品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換而言之,她認為,在人和人打交道的時候,禮品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對她這個說法,我表示贊同。當然,我想進一步來說,我們在日常交往中選擇禮品,要明白它的定位,就是你把禮品看作是做什么用的。我注意到,有些同志定位不太準確,有一次我有一個學生,他聯系到歐洲某國去讀書,那個國家當時簽證比較難下來,他首先請我寫了一個推薦信,老師給學生寫推薦信我寫得也非常認真,完了以后聊天的時候他問我,到那個國家有什么注意事項,我就談了一些注意事項,他順嘴問了一個問題,他說那個國家的什么人你認識嗎?我認識。然后過兩天又來找我了,一見面就非常神秘地塞給我一個包,我問他這什么介紹信資料這么厚?我以為他給我什么資料來著,他告訴我,三萬塊錢,我說干嘛的?他說你幫我把簽證拿下來,這三萬就是你的了。我當時跟他說實話,我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但是這個來的不明不白,不合適。我說我跟你說個難聽的話,如果你跟金老師講,需要寫個推薦信,甚至給某人,主管的教授或者學者寫封信都是可以的,我還跟他真認識,再說個實話,可能我寫封信還真起一點點作用,但是你這樣一說,我就不能干了。我說換一步講,假定你要到那個地方留學成功,讀了一個碩士、讀了一個博士回來,你來看老師,給老師帶點小禮物那是說得過去的。實際上,他沒有把禮品搞清,在我眼里,人和人打交道,禮品是什么位置呢?是紀念品,企業和企業打交道,禮品是什么位置呢?宣傳品。比如我聽說我們這里有酒店的公關經理,你那個酒店跟外人打交道,你代表你這個酒店,比如我們舉個例子,比如北京飯店,釣魚臺國賓館這樣的酒店,我去搞公關營銷活動,我送的禮品,實際上是提高我企業的知名度,推廣我企業形象,所以它的作用就是宣傳品。但是人和人打交道它不是宣傳品,它是紀念品。在我印象中,我收到的最好的學生送的禮物,我中學老師也當過,大學老師也當過,現在還在做,我收到的最好禮物是什么呢?某年一個班畢業,班長來看我,說老師,我們畢業了。我說那就是后會有期了,還說了一些客氣話,什么“茍富貴,毋相忘”,話說完了,班長給我講,說老師,我們給你準備了一個禮品,我說謝謝。打開一看是個什么呢?是個簽名本,很簡單的一個本子,那個本子差不多就是三四塊錢的本子,有那么四五十頁,每個同學都給我貼了一張他們本人的照片,照片造型各異,不是那個大頭照,有站的,有坐的,還有在鋪上跟我伸舌頭的,還有一個指頭指過來的,反正孩子調皮搗蛋的樣子活靈活現,而且每個人親筆簽名。最后就是他們每個人送給金老師一句話,當然說的很孩子話,什么金老師越老越年輕啊,金老師更帥,金老師永遠是我老師,諸如此類。我那天講,這個我不是說假話,在我眼里,這種禮物是最對我路子,它能夠讓我睹物思人,即便10年、20年之后,一翻起這本紀念冊就想起我走過的時光,想起我那些可愛的學生,它是紀念品。你說孩子給我宣傳,他有什么宣傳的?他沒什么宣傳的,但是企業公關活動那個禮品就是宣傳品。在我眼里,禮品是日常交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需要你理智面對的環節,注意我用的詞,理智的面對的環節,就是你不能弄巧成拙,你送禮物結果把人家給得罪了,那就麻煩了。禮儀上它有個詞,它叫“入鄉隨俗”,所以一個真正有良好教育的人,一個真正有良好教育的人,一個真正見多識廣的人,他應該明白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在講禮儀的時候,我反復強調一個概念,叫“換位思考”。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送給別人的禮品應該是對方所需要的。當然,這個有個量力而行的問題,還有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問題,不是說要什么就給什么,但是至少你要明白,你送的禮物不應該是對方所厭惡的或者拒絕的,這是個常識。所以我在講人際交往中曾經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第一講、第二講就要跟同志們講過,就是要換位思考,怎么換位思考?交往以對方為中心,您別覺得您這是好貨,人家喜歡那才是好東西。所以這個我第一個問題我來講講禮品的定位。簡而言之,在我眼里,人際交往尤其私人交往的禮品它是紀念品,而企業間往來的禮品,現在是個市場經濟的社會,商業社會,企業往來日益頻繁,那么企業往來的禮品那就是宣傳品,這是我想講的。

  第二點我想跟同志們說,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你選擇禮品也好,你贈送禮品也好,你接受禮品也好,這得有個套數。你比如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給別人送禮,你至少有這么一條吧,“人無我有”,這個可能比較好,這個我強調禮品的獨特性。您別那個弄巧成拙,人家送什么你送什么,可能有時候恐怕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你比如舉一個例子,我有一段,年輕那時候,比較能喝酒,當工人出身的,當過工人,唐山抗震救災,那時候有時候比較辛苦,不喝點酒挺乏,連著干幾十個小時的,而且比較潮濕,害怕得關節炎,喝酒,養成一個喝酒的習慣,后來過了四十來歲,身體不太好,就不太喝了?墒俏业暮芏嗬吓笥,就是以前跟我當工人待過的朋友都認為我能喝酒,而且當時我們的條件不是太好,喝咱們北京最人民的那個二鍋頭,而且我也喜歡跟人家說,我雖然不是北京人,但是我生活在北京,也得維護北京的產品,人家問愛喝什么?我就說二鍋頭,這我就比較倒霉,一到過年、過節,我家的二鍋頭都可以開專賣,高、中、低檔都有,只要是我老朋友來就給我拎二鍋頭。一老兄最狠,給我拉了幾乎一吉普車回來。因為那天跟我講,那天二鍋頭打折了,干脆把一年的給你買來吧,五六十瓶,我有一條我想告訴他,但是我也不好意思,就是我已經早就不喝酒了,所以我是望酒興嘆。那有時候如果是這個問題不注意很麻煩,比如我上次課講了,過中秋節流行送月餅,那人家送了你就別再送了,有時候可能我們有的同志都有體會,到過年過節有的東西都可以開專賣,沒意思了。說難聽點,你的成本和效益來講比較,就比較差,人家可能記不住,不稀罕你了。所以這個事要講一講,禮品送東西要有個套數的問題,我剛才講了,交往以對方為中心,這個路子你得明白。有一次我到國外去參加一個活動,春節回不來,我老婆還是比較心細,她給我打電話,她說你春節回不來,爹媽那兒怎么辦?我爹媽在上海,我說你能不能代表去看看爹媽?她說我不行,我的公司在國外有一個活動,春節那幾天我正好在韓國呢,我說那怎么辦?她說那咱給爹媽送點禮品吧,我說行啊。我老婆很聰明,我老婆說你們講禮儀的,我就不瞎比畫了,你看這樣,你說我買,你說什么東西好,我就給你買什么就行了,把這個皮球踢給我了。我說那成,這樣吧,你就聽我的。第一,給我娘到北京的好一點的商場去買一條雪蓮羊絨圍巾,要紅的,要寬大一點的,因為我們家老太太比較胖,個子比較大,給她弄寬大一點的,顯得比較富態,她說那你爹呢?我爹排第二位啊,我爹買什么?我爹你就給他到米老鼠、唐老鴨那種兒童專柜買一雙手套,滑雪手套,大點兒就行了,因為老人家年齡大了,今年八十五、六歲了,走路不太利索,身體挺好,天冷給他買一個大手套給他。我老婆就在這邊樂,說你買什么不行,你買米老鼠、唐老鴨,我說你別管,你就去買,這玩意我有經驗。過了一天又給打電話,說老公,今兒周末,我給你買了。我說覺得有點不夠意思,我說什么不夠意思?她說手套不到100來塊,羊絨圍巾碰上打折,不到200來塊,加起來300,她說你也不常給爹媽送東西,這玩意你給人家送這么點東西?合適嗎?我這兒媳婦怎么樣?咱怎么樣也得送個上千的禮物吧。我說你不明白,老人他對孩子來講,他是別無所求,只要孩子惦記著他,比什么都強。不是說禮重人不怪,而是有禮就不怪,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是64年、65年,我那時候5、6歲,被爹爹抱著,跑到天安門看國慶去了,正好是到另外一個小朋友家里玩兒,人家給了我幾塊糖,那時候糖也是好東西,舍不得吃,我爹舉著我看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劉主席呢,我也想回報我爹一下,就把小朋友給我的糖,據我媽舉報,那糖紙已經掉了,在小口袋里跟土、泥、小玩具混為一談,都骯臟不堪了,就給我爹吃,我爹不僅毫不猶豫地吃了,而且還哭了。后來我問他這個事,他說那是,當時我的感覺,就是孩子長大了。有那種感覺,恐怕當過父母的都有這種感覺,當爺爺奶奶的也有這種感覺,孩子惦記著你。我經常跟我學生講,回家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帶點小東西,不一定要貴,要有那個意思,說明你的心中想著他,孩子懂事了,這是個好東西。我說這是第一,爹媽不一定要你錢,老人家離退休的錢夠花,另外你給他,他也不花,倒過來還花給你,別來回倒騰。第二,我為什么選擇一個羊絨衫,為什么選一個手套,這就是我說的那個換位思考問題。我們講個心理學的常識,人是有表現欲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呈現的欲望,你男孩子也好女孩子也好,老人家也好,小朋友也好,他快樂不快樂,他幸福不幸福啊,有的時候他往往缺少自信,他希望讓別人說。比如一個女孩子,她有一個男朋友給她買高檔的跑車,給她送名貴的珠寶,還給她送豪宅,其實要折磨她很容易,就是不讓她說,憋死她。女孩子快樂不快樂,有的時候是別人說的。比如她戴漂亮的首飾,不管貴不貴,她的同事們就講,哇,你的首飾好漂亮啊,她就很高興,誰買的?男朋友買的,哇,你男朋友好疼你啊,她特別高興。人有這種被別人肯定的欲望,某一位心理學家講,人是被別人肯定的。你的成功,你的失敗,你的快樂,你的幸福,乃至你的不幸,實際上是往往人家說什么,你就當什么所以我就跟我老婆說,我跟你倒過來說,我媽媽今年七十多歲,七十四、五了,老太太高大,挺胖,兩鬢如霜,頭發花白的,基本上都白透了,前面有點花白,你給她圍一個紅色羊絨圍巾特別醒目,所以這個一般像老太太圍紅圍巾,大城市有,中小城市不太多,反正我們上海的那個社區我注意到就少,一般都圍深色的,我娘基本是沒有,我給她弄這么個圍巾去,她必圍。她過年過節一出來,比如春節出來,人家一看就會說啊,金媽媽,你這個圍巾很漂亮啊,哪兒買的?她肯定不說他兒子買的,說兒媳婦買的,說明兒媳婦孝順她,老人要的就是這個妻賢子孝,家庭和諧,這個是老人最成功的感覺。我老爸,身體挺好啊,但是犯老年人一個短處,就是腿腳不利索了,老是走路不利索了,走路他蹭,這個蹭蹭,戴一個米老鼠、唐老鴨的手套那是比較醒目的,老爸當過兵,走路腰板倒挺直,肯定有人問,說金爺爺,你的手套怎么這樣啊,他也不會說我們買的,沒準說孫子買的,說明小朋友多懂事啊,這種禮品效益是比300塊錢本身要重得多。我曾經開過玩笑,我說我給我爹、我娘買副白金磁療鞋墊是無效的,哪怕這個磁療鞋墊8000塊錢,你明白嗎,別人看不見,看不見,包子有肉有時候還真得放在褶上,我家老人家都很健康很聰明,不傻的,他不至于見到人說有種鞋墊很好,白金的,你們見過嗎?看看,不可能,他不知道,沒有滿足他自我呈現的需要。所以這樣的問題我想跟同志們說。

  接下來我們就要講,在日常交往工作中,贈送禮品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我們專業講法叫做5W規則,我現在只講送,一會兒我再講講禮品的接受,因為禮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送,一個是接受。我現在重點講的是送,贈送禮品從禮儀的角度來講,我們現在比較標準的說法叫做“5W規則”,這“5W規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選擇贈送禮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五個詞。那么這五個詞第一個字母英文來描述都是W,所以我們把它簡稱叫做“5W規則”。

  第一個W,送給誰。換而言之就是受贈的對象。比如,那么有些國家出于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的講究,禮品是一般不能夠送給對方的老婆的,配偶的,某些國家因為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的問題他有點重男輕女,他一般性的交往是男人去社交,女人參與社交的機會很少,他一般性社交的習慣禮品是送給男人的,不能送給女人,那有時候就很麻煩,如果人家這個國家不能夠送給異性禮物,不能給女人送禮物,這個禮物就很麻煩了,其實我們中國人要會送禮物的,比如我就這個習慣,我到您家去,如果您在談戀愛,剛剛結婚還沒有孩子,我是男人,我這個交往對象也是男同志,我一般的禮品往往是送一個女孩子喜歡的禮品,明白我的意思嗎?比如我送她一瓶香水,或者送她一個印制非常精美的畫冊,女孩子愛看畫冊,比如服飾,時裝展,風景畫這樣大的畫冊,我給這個帥哥,我也不用說,假道于人,讓他去送給別人,他不一定說我送的,沒準兒他說他送的。因為這個是比較對路的。如果他們有孩子了,最省事東西就是把這個禮品以小朋友為受眾對象,當然如果他們家有老人,特別老人年紀比較大的話,那么我們以老人為對象,這樣的話皆大歡喜,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墒俏覄偛耪f的那些某些國家那是不能給老婆送東西的,你就不能送,你就要考慮禮品的差異性。再比如舉個例子,中國人送禮品,有的時候一般很少有人考慮數目的問題,數目,有的時候多多益善。我那天跟一個同志講了,我說你如果足夠聰明的話,你要記住毛主席那句話,要凡事抓主要矛盾,凡主要矛盾掌握主要矛盾方面,就是要重點突出。比如我們有時候就跟爸爸給孩子東西似的,多多益善,一會兒給個這個,一會兒給個那個,一會兒給個那個,其實效益不好。我再打個比方,比如中國人送禮數目講究有時候非常多,我們知道日本、韓國、朝鮮,乃至我們自己同胞一些地區,比如港澳地區,他們都不太喜歡“四”這個數目。因為“四”這個數目在當地語言當中,日語、韓語、或者粵語當中發音,港澳地區講粵語,他的發音就是“死”的意思,他們從風俗的角度來講,他們叫“討口彩”,覺得不吉利。比如北京人送花經常送劍蘭,劍蘭,高高的,劍蘭,寶劍的“劍”,蘭花的“蘭”,劍蘭高高的,這個港澳地區包括廣東不喜歡劍蘭,尤其患病的人或者老人不送劍蘭。因為它的發音,你想想“見難”,見不著了。茉莉花,我們江浙一帶很喜歡,唱情歌呢,好一朵茉莉花,都唱到申奧的地方去了,但是茉莉,港澳也不喜歡,因為茉莉你要討口彩是“沒利”,茉莉啊,“沒利”,你這個東西不是封建迷信問題,它是一個習俗。入國問禁,入鄉隨俗,那你跟人家打交道你要注意了,再比如舉一個例子,我們北京地區,我記得我第一講就講了,我們北京地區人很喜歡菊花,陶淵明就開始講了“風霜高潔”,是吧,我們北京市的市花兩種,月季和菊,我剛才講了,我們在座的很多公司的,很多酒店的同志你一定有數,西方人見了菊花晦氣之深,在歐美國家,菊花死人專用,把它叫做葬禮之花,你信嗎?美國一個老板,歐洲一個巨商住到你酒店,你給他房間里插一束菊花,他撞鬼了,用咱們的話說他住到八寶山去了。實際上就是你送禮物,第一個你要注意的什么就是WHO,送給誰,第一個W就是送給誰。

  第二,送什么?送給誰的問題確定之后就會有第二個問題,送什么?一般來講,站在送什么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下面幾個問題要說:第一,要考慮你贈送的禮品的時尚性,或者我們也可以叫做時效性,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送人家的東西應該是現在此時此刻比較流行的。那東西要過了季了,你有意思嗎?比如那天有一個同志給我寄了個賀卡其實賀卡也是個禮品,注意這是2005年元旦,他給我寄一個賀卡,他大概是廢物利用還是考慮或者搞錯了我不知道,把賀卡我倒認真了,咱說實話咱還想兌獎呢,那個抽獎號咱看看,一看是2001年的,總有被人冷落的感覺。所以你一定要注意時尚性和時效性,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多花錢,就是你別過季了,這很重要,現在已經很暖和了,你給人送一個防寒服,除非這個人得傷寒了。否則這個時候誰穿防寒服?這個問題一定要注意,這個是我們講的送什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剛才強調的,注意獨特性,講三句話,“人無我有”,人家沒的我有,“人有我優”,人家有的我的貨比較好,這個東西就有意思了。你不管是吃的東西也好,用的東西也好,有的東西它就是質量好,你信嗎?比如我前幾天,我到無錫去了,我們就講那個肉骨頭,無錫講肉骨頭,就是排骨,醬排骨,我說我要帶一點回來給老人,有朋友就告訴我了,三鳳橋的比較好,我不是給他們做廣告,我這是順嘴說說,實際上這個比較好的就是“人有我優”,因為地兒多了,到哪兒都可以買,這樣買來的就正宗。你到西安去,你吃羊肉泡饃,老孫家羊肉泡就比較好,是吧,實際上有一個講究。你買鎮江醋,北固山的就比較有名,實際上有一個品牌意識,“人有我優”。最后還有一個什么?“人優我新”,就是你送的東西大家都好都有,就是要款式啊,樣式啊,功能比較新。抓人這個心態。最后一點我們再講送什么的時候還要說什么呢?就是要注意便攜性,什么叫便攜性呢?就是容易攜帶,我記得有一次我們講年節禮品的時候也舉了類似的例子,你本地客人你有時候重點、輕點有時候倒不礙事,外地客人有時候禮品要重了或者不容易攜帶就很麻煩。我記得有一次我老媽到北京來了,朋友們在一塊兒聊天,老太太可能是年紀大了,可能不太介意,就順嘴透露一個信息,說要過生日了,就被我幾個好朋友聽到,我們從小一塊兒長大,都挺好的,給我老媽做了一個大花籃,那年我記得老太太七十二歲,做了一個大花籃,都是好花,什么鶴望蘭啊,一大堆花,名花,老太太看了高興壞了。走的時候給我提了一個要求,我跟媳婦一塊兒問了,我說娘啊,帶點什么回去?娘說什么都不帶,就把這盆花帶回去,就把這個花籃帶回去,老太太不會說花籃,就說一盆花。那很難啊,那你想想坐火車,那個大花籃,我都沒辦法給她運到火車站去,我不怕你們笑話,老媽是我娘,她就提這么一個要求,我得滿足,找一130貨車,那花籃很高,一般轎車后備箱進不去啊,結果到了車站檢票的時候不是還要過安檢嗎?很麻煩,人家看著我笑,有人認識我,說金教授,你這是什么貨?我說你想辦法讓我過去,你可別一安檢把這個花給我檢掉了,人家挺照顧的,檢還是給檢,過春節不檢不行,有規定,挺別扭的,好幾個人給幫忙給檢了,就這樣的話,那個花籃到車廂里去也幾乎損失了一半,下了車之后還剩幾朵我就不知道了,不容易帶,這是我們講的第二個點。要注意送什么。What.第三,Where,在什么地方送,第三個W,在什么地方送。贈送禮品有的時候你得要考慮場合,比如公務交往的禮品一般應該在辦公地點送,以示鄭重其事,公事公辦,是吧。我們有的公司套數不對,公務交往禮品給你拐彎抹角拿家里來,好像做賊似的,不登大雅之堂,你要沒干壞事實,你要沒犯紀律有什么不對?公事公辦,非常正規的感覺。有一次到一個單位開會去,我走的時候一個同志告訴我,金教授,該裝的東西都給你裝到后備箱里去了,給我嚇一跳,到現在我不知道他怎么把我后備箱干開的,那又不好意思問,其實也沒有什么東西,就是一堆宣傳材料,還有兩瓶他們自己生產的液體飲料,加起來也不到50塊錢,那你就說金教授請你品嘗,當面嘗嘗也挺好,公務交往,我們是客人,試嘗是可以的不犯事,層次不夠。公務交往禮品是在辦公地點送的,倒過來說,私人社交的禮品一定要在私人交往的地方送,以示公私有別。有一次我遠方一個親戚來了,老家的東西帶了一堆,給帶了十斤梅干菜,大概找我也不好找,就打一包扛到我辦公室去了,被人家樓下的同志給趕出去了,這里不準賣菜,搞得他還挺不高興,我西服革履的我是賣菜的嗎?他穿西裝來的,但是梅干菜的味道挺重,人家認為他販賣推銷,因為他剛下了飛機,拎著旅行箱,拎著一堆菜,半斤一包,半斤一包,你想10斤,20多包挺顯眼的,這個很麻煩,而且搞的我哭笑不得,最后我給他講一個笑話,我說你這個10包,20包拿到我這兒來,倒也沒啥不得了的,如果你拿的是酒就有腐敗我的嫌疑了,你拿這個來沒有腐敗我的嫌疑,但是這20來包我總得給我的同事分分吧,看見了,見面分一半,實際上我少吃多少,我說的是笑話,我挺不高興的這個,拿我家我不就全包圓了嗎?所以這個私人交往禮品拿到家里去,這個是公私有別的。第三是在什么地點送。這個你要考慮到。否則你敷衍人家。

  第四,什么時間送。When,什么時間送,第四個W,什么時間送。那么,一般的講法,做客人的時候,或者做主人的時候,送禮品考慮不太一樣,比如我現在是客人,我到您家去做客,我去拜訪您,一般的規則,拜訪別人時禮品應該在見面之初拿出來,這叫登門有禮,它有什么好處呢?它第一容易給別人一個良好的開始的印象,你對人家重視,不是人家非你這個禮物就不活了,你表示重視,你把人家當回事,禮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重視,禮儀這個字“禮”的意思就是尊重,見了面把禮品拿出來,表示對人家的重視。還有個好處呢,它容易有一個良好的過程,比如舉一個例子,我到您家去了,我給您帶了一瓶五糧液酒,開玩笑呢朋友,我到您家給你帶了一瓶五糧液酒,在你家怎么也得換瓶劍南春喝喝吧,走的時候才把五糧液拿出來了,走了之后那個人就跟老婆說,有點對不起老金,你看人家給咱拿的五糧液,咱給人家喝二鍋頭,明白我的意思嗎?它其實是一個互動的問題。它是一個互動的問題,禮品上講“來而不往,非禮也”。它有一個對等的問題。所以客人去的時候是先拿出來,而主人待客的時候是倒過來的,主人一般是在客人告辭的時候送禮,比如外地的客人,一般我們在臨行前夜送,比如我老爸今兒要回上海了,他明天走,我今天晚上去送,什么意思?我給老爸一個收拾打包的機會,有同志不太會做這個事,上火車上飛機之前才拿出來,一大堆,容易丟,還不好帶,一般外地的客人你是臨行前送,走之前送,本地客人就是人家告辭的時候拿出來。公務禮品,公司企業送的禮品,什么時候送一般是兩個情況,第一,主管領導會見對方時,主管領導會見對方時,比如我到你公司去,你董事長跟我見個面,董事長把禮品拿出來,這等于是公司向我送禮,你一個部門經理拿出來,等于你這個部門向我送禮,層次差遠了,還有什么呢?告別宴會上送,這個是外事禮儀,一般在告別宴會上送,它算一個結束曲,來的時候你送,走的是我們送,善始善終,什么時間送。最后一個問題,如何送。這如何送我想講兩條,第一條,但凡有可能的話,禮品我們需要親自贈送,禮品有三個寄送方法,第一是自己送,第二是托人送,第三是寄送,寄過去,但凡有可能,禮品要親送,而且有一個規矩就是公務活動,就是公司企業政府部門打交道這個禮品最好是由單位主管領導親送,我剛才講了,這樣可以提升禮品的規格。我走的時候你讓你的秘書或者工作人員給我塞過來,好像賊似的,你董事長、總經理親自給我贈送,說明我是你公司的客人,而且受到你領導高層的重視,禮儀上叫“禮賓對等”,這是一種接待規格。還有一點我們在國際交往中和對外交往中需要注意,送給外國客人的禮品一般需要包裝。過去我們國人不太在乎這個問題,有的很好的東西,拿馬糞紙盒一裝,拿報紙一裹,拿塑料帶一給,像便衣接頭似的,這個有點會使禮品檔次上受點影響,在比較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送給外人的禮品我們主張要加以包裝。

  下面有一個小問題,我想用幾分鐘時間跟同志們說,就是我們要接受禮品要需要注意什么?接受禮品恐怕有以下三個點需要注意,第一個點就是要落落大方,能接受你就接受了,別裝洋蒜,不要、不要、不要,拿下、拿下、拿下,一個跑一個追,是吧,這個虛偽了。如果自己覺得沒有犯禁,沒有犯黨紀、國法,沒有犯外事紀律,沒有影響到兩方的人際關系,可以接受就接受了。卻之不恭。但是如果有些禮品是不能夠接受的,當即要說明原因,不好意思,這個你送我的禮品我非常感謝,但是我們公司有規定,在公務往來中是不能收受禮品,尤其不能收受現金和有價證券,謝謝你的好意,請您拿回去,您跟人家說清楚了,你別后來委托別人轉贈,萬一那家伙給迷了呢?你把那個家伙罵一頓,其實有時候也不必要,因為國家不同,社會不同,企業不同,它講究不太一樣,所以這個事你要注意,這是第一,你是要落落大方。第二,要表示感謝。表示感謝我們一般是有這么幾個點:第一個點,就是如果你在當場接受別人禮品的話,你最好口頭上表示感謝,謝謝你的好意,感謝了。這個話要說的,比如必要的話還要和對方握手道謝。第二,表示感謝就是要欣賞對方的禮品,比如我給我老婆送一條圍巾,我想我老婆但凡聰明的話,她會立刻把這個圍巾從袋里拿出來,什么事都不干了,我說老婆我給你送個禮物,她不會說,你等著,我看報去,電視連續劇看完再說。我做飯呢,這影響革命情緒,我重視你,你不重視我。我相信她但凡聰明的話,她會把手下的事都停下來,立刻把包裝打開,把圍巾圍在脖子上,然后再說,老公,這正是我需要的圍巾,太好看了。我下次再買,而且買得更大。也有的同志不會說,哎呀,這個難看死了,老土。一輩子不再給她買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你不重視我,這個你要注意,要感謝通過欣賞禮品來感謝。像外國人就很重視這個,他送禮品,一般要打開包裝看一看,如果是別人寄來的禮物,或者是很大的商務活動,公關禮品,有的不方便看不方便道謝,事后可以打個電話,或者寫封信跟對方說一聲,你的禮品我很欣賞,你的禮品正放在我的案頭,說一聲?赡艿那闆r下,在把對方送的禮品給它帶上。

  比如我舉個例子,我談戀愛,這條領帶假定是我女朋友送我的領帶,假定,她是昨天送我的,我今天和她約會,我什么都不說,我重視她嗎?我愛她嗎?我就不說,我就把這個領帶圍上,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這說明我感謝她,我重視她。非常好的一種做法。那么第三點,我們講的在接受禮品時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一般而論,贈送禮品屬于一種私人交往,尤其是個人中往來,私人交往,所以你要注意,在外人面前你要低調一些,不要張牙舞爪地去說,這是誰送我的呀,這個是誰給我的,人家問可以講的,沒有必要,不要去招搖,這恐怕也是做人的一個常識。我想講的就是這些,特別要說的就是作為低調來講,這個禮品沒有特殊原因不要轉贈別人。比方我送給你的領帶,我送給我女朋友的領帶被她給她弟弟了,我很挫火,這個不合適啊,你送給我的領帶就是我圍的,我要不喜歡我寧可不圍,我也不能隨便轉給別人去,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你要把它當破爛給賣了就麻煩了,金教授好心好意地把自己寫的一本書認為最好的一本書給你了,而且簽了名了,過兩天在垃圾收購站見了,氣死是不是?這是毀我,所以這個你善后的事你要做的事,今天我們講的禮品重點是講如何送給別人禮品,同時也講如何接受別人的禮品,謝謝電視機前的觀眾和現場的觀眾。
返回目錄
99热在线免费观看_老狼卡二卡三卡四卡二_亚洲精品综合激情丁香_黄色影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