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369 >> 其它閱讀 >> 百家講壇 >>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正文
另類奇才:厚待東方朔 匪夷所思
  武帝一朝人才濟濟:衛青開疆擴土,霍去病克敵制勝,汲黯心憂社稷,張湯嚴刑峻法。唯有一人,難以定義:他滿腹經綸卻沒有幾句治國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惡如仇;皇上對他百依百順,群臣眼中他又無足輕重。他是誰?是曠世奇才還是跳梁小丑?是喜劇之王還是悲情智圣?

  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東方朔。當時社會,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現代價值多元,倒是有一個詞差可比擬:另類。

  “另類”這詞兒好。首先,它沒有褒貶。我們要講的是東方朔如何與眾不同,為什么與眾不同;至于他這樣對不對,好不好,要不要模仿,就見仁見智了。其次,就字面看,“另類”就是“別一類”,既然“別一類”,我們就要跳出各種古典的或現代的條條框框去看他。

  東方朔有什么本事將“另類”進行到底?

  功名俸祿一擔挑

  第一,求職。

  漢武帝喜歡“海選”。大家記不記得那個鑿空西域的張騫?他就是借一次“海選”當上全權大使!昂_x”,就是“不設門檻地選人才”!昂4怠弊匀痪褪恰安恢呺H地吹大!。

  漢武繼位之后,于建元元年(前140)下詔,要求各地廣泛推舉賢良方正之士。這次“海選”活動,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銜鬻者以千數,盛況空前。而且一旦選中,待以不次之位,不拘輩分授于官職,待遇優厚。

  果然,“海選”中漢武帝淘到兩大寶貝。

  第一個寶貝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師,他的《天人三策》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引入陰陽五行理論,建成“天人合一”的“大一統”思想體系,才華橫溢,思維縝密;并提出一系列治國方略。因此,董仲舒的入選是中規中矩,武帝對他是相見恨晚。

  第二個寶貝就是東方朔。這次“海選”只比文章,不比才藝;還不是東方朔的最強項。但他依然能夠在數以千計的謀位者中脫穎而出。

  憑什么令當朝天子“一見傾心”?東方朔的辦法是“海吹”。

  且看東方朔怎么吹的吧——

  草民東方朔,爹媽早逝,由哥嫂養大。十二歲讀書,三個冬天讀的文史已經夠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兵法,也讀了二十二萬字。如今我已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兩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齒像貝殼一樣整齊潔白,兼有孟賁(古代衛國勇士)之勇,慶忌(先秦以敏捷著稱的人)之敏捷,鮑叔(齊國大夫,與管仲分財,自取其少者)之廉潔,尾生(先秦人名,與女友約于橋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漲,尾生堅守不離,被淹死)之誠信。我是文武兼備,才貌雙全,夠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東方朔這番個人簡歷,《史記》評之為“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不過,他出奇制勝,先聲奪人,漢武帝一下記住“東方朔”這三個字,并且大加贊嘆(上偉之)。

  如果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一劑大補丸,利膽養心,東方朔的這篇文章就是一瓶辣椒醬,開胃醒腦。東方先生的另類自不待言:一是不談治國,二是自我標榜。從頭到尾,沒有一句經緯之論。

  但是,漢武帝愣是被東方朔深深吸引,視為奇才。不過,漢武帝非常有分寸;畢竟這只是“高自稱譽”的小打小鬧,沒有提出任何治國之道。比起董仲舒,東方朔當然不在同一個重量級上。漢武帝對董仲舒是連發三策,而對東方朔只給了一個待詔“公車”署(就是在“公車署”這個衙門里等待皇上的詔令,實際上就是一個下級顧問)的待遇。比起同年級的董仲舒、公孫弘,東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難得一見漢武帝(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

  東方朔這第一次亮相,的確讓人大跌眼鏡。武帝一朝,言辭放肆的不止東方朔一人,汲黯也常常令武帝哭笑不得。但汲黯因為不會說話,才出言不遜;而東方朔這番海吹,引經據典,鋪陳比喻,還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賣瓜”,也稱得上一篇美文。他這是有意給集中閱卷、審美疲勞的漢武帝制造一次感官沖擊。東方朔的“另類”透著一股詭詐之氣!

  第二,提職。

  東方朔不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讀書人,他的身上不僅充滿詭詐之氣,而且還有一股詼諧之風。

  東方朔剛剛待詔“公車”時非常興奮?墒,時間一長(久之),東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孫弘官居顯赫,東方同學還是一個小小的“公車”待詔,無權無利,跟天庭里的弼馬溫一樣,不過是個擺設,說晾就晾起來了。怎么辦?難道也來一次“大鬧天宮”?自找死路,不成。東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沒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東方朔思來想去,就從“弼馬溫”入手。他找來為皇帝喂馬的侏儒,聲色俱厲地對他們說:皇上說你們耕田沒有力氣,當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點用處也沒有,還白白消耗國家的糧食;準備把你們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殺掉!

  侏儒們嚇得嚎啕大哭,求他出手相救。東方朔想了一想,說:假如皇上路過這里,你們就跪下來求饒,或許會有點作用。

  過了一會兒,漢武帝從這兒路過,侏儒們齊刷刷、黑壓壓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饒命”。漢武帝莫名其妙。侏儒們說:東方朔說皇上要把我們這些人全殺了!漢武帝一聽,知道是東方朔搗鬼,便質問他:你把侏儒們嚇得半死,到底為什么?

  東方朔理直氣壯地說:那些侏儒們不過三尺,俸祿卻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錢。我身高九尺三,俸祿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錢。他們吃得肚皮都要撐破,我卻餓得前心貼后背。如果陛下覺得我的口才還有用,就先讓我吃飽飯。如果覺得我沒用,請立即罷免,也好為長安節約點米。漢武帝一聽,樂不可支,立即讓東方朔從“公車”待詔轉到金馬門待詔,這樣,  東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觸的機會也明顯多了。

  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長安索米”的故事。

  東方朔借侏儒和自己身高懸殊,卻享受同等俸祿一事,恫嚇侏儒,表達不滿。這種對比極富喜劇性,東方朔一沒要官,二沒索地,只求填飽肚子;輕松詼諧,言語得當,因此惹得漢武哈哈大笑,在笑聲中化解了對東方朔“惡搞”的不滿。

  至此以后,這個東方朔的膽子越來越大!前次自己一人“海吹”,這回更出位,找了一幫群眾演員來討米要待遇!難道他從來不會害怕,不知反省嗎?也不是。東方朔也曾在文武百官面前深刻檢討!皷|方式”的檢討是什么狀況?

  第三,檢討。

  有一年伏日(三伏天的祭祀日),漢武帝下詔賞賜諸大臣鮮肉。大臣們早早來到宮中,一直等到太陽偏西,主持分肉的官員也不來。大家伙都在苦等。東方朔可沒有那么好的涵養,拔出刀來就割肉。一邊割一邊說:不好意思了,今天熱浪襲人,我先走一步!說著,把一大塊肉揣在懷里,大搖大擺地走了。在場大臣目瞪口呆,眼睜睜看東方朔將肉席卷而去。

  第二天上朝,主持分肉的官員將東方朔擅自割肉一事上奏給漢武帝。漢武帝便問:你為什么不等分肉官員來,就自己切下肉跑了?東方朔立即脫下帽子請罪。漢武帝佯裝生氣,板著臉說:先生起來吧,當眾做個自我批評,朕就不治罪了。東方朔一聽,張口就來:東方朔啊東方朔啊,不等皇上分賞,你擅自拿走賜物,真是無禮至極!拔劍割肉,多么壯觀!只切了一小塊,多么廉潔!一點不吃,全部帶給老婆,真是愛妻模范。ㄋ穪,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壹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東方朔話音未落,漢武帝已經笑彎了腰。

  漢武帝又賞了東方朔一石酒和一百斤肉,讓他回家送給太太。

  這哪里是自我批評?完全在自我吹噓嘛!但是,武帝就吃他這一套。朝堂肅穆,百官惶恐,為博龍顏一悅:公孫弘曲意逢迎,張湯機關用盡;只有東方朔敢于搖舌鼓唇,惡搞作秀,在所不惜。因為他明白,討得皇帝歡心,一切盡在掌中。

  東方朔的搞笑天分可謂登峰造極。但東方朔最為后世津津樂道還是的他“智圣”形象。這就是下一個故事。

  浪得知識換財富

  第四,咨詢。

  東方朔奉旨顧問的故事首載于《史記·滑(gǔ,古)稽列傳》中褚少孫的補傳。原來,《史記》自流傳以后,一直有人為其作補,其中,最有名的是褚少孫的補傳!妒酚洝返摹稏|方朔傳》即為褚少孫所補。

  據《史記》褚少孫補傳記載:有一天,長安的建章宮跑出來一個怪物,外形很像麋鹿。消息傳到宮中,驚動了漢武帝,也想見識一下這個不速之客,來自何方,緣何而來?武帝想起了東方朔,立即傳旨叫東方先生來掌掌眼。

  東方朔看過之后,胸有成竹地說:我知道它是什么東西,但是,您一定要賜我美酒、佳肴,讓我飽餐一頓后才說。漢武帝立即同意。東方朔喝完酒,吃完飯,并沒有馬上回答,又對漢武帝說:有一塊地方,有公田、魚溏、蒲葦,加起來好幾頃,請陛下把這塊地方賞給我,我就回答您的問題。東方朔得寸進尺,漢武帝急火攻心。無可奈何,只好馬上傳旨:可以賞給你。(詔東方朔視之,朔曰:臣知之,愿賜美酒梁飯大飱臣,臣乃言。詔曰:可。已飱,又曰:某所有公田魚池蒲葦數頃,陛下以賜臣,臣朔乃言。詔曰:可。)東方朔酒足飯飽,又得了皇上賞賜,半生有靠,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這個東西叫“騶(zōu,鄒)牙”。它滿嘴的牙齒完全相同,排列得又像騶騎一樣整齊,所以叫做“騶牙”。如果遠方有人前來歸降大漢,“騶牙”就會提前出現。

  一年多后,匈奴渾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之眾前來歸降,漢武帝再次重賞東方朔。

  本來,作為臣子,皇上有了旨意,應當立即奉旨,不得延誤,否則就是抗旨。但東方朔恣肆妄為,我行我素,要吃要喝,要田要地,心滿意足之后,方才侃侃而談。

  東方朔的確聰明過人,他的智慧和博學就是無所顧忌向皇上要待遇的資本!爸鞘ァ钡姆Q譽看來絕不是浪得虛名。當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東方朔的現實和另類。他真正懂得什么叫皇帝,什么叫價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有這么溫情脈脈?要酬勞、分地產,就是皇帝一句話。只有你能為皇帝辦事,皇帝才能賞賜你;只有具有使用價值,你才能獲取價值。

  東方朔心安理得,用知識換財富,表現了他不屑儒家“謙謙君子”的獨特個性。

  另外,從頭至尾,我們發現,東方朔最大的另類就是敢要。

  遇到皇上請教,臣子一般都是畢恭畢敬,只有回答問題的份兒;誰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較勁兒、耍大牌?東方朔就敢!

  東方朔為什么如此膽大妄為?

  一是東方朔完全有把握回答皇上的疑問;

  二是東方朔完全有能力在皇上發怒時,瞬間讓其轉怒為笑。

  把握皇上的心理,不失時機地投其所好,為我所用,使東方朔在漢武帝的諸多臣子中別具一格,才智機敏明顯高出一籌。但是論地位,他又似乎專職逗樂帝王,好比一“優”,無足輕重。

  既然已經擔著油滑不恭的虛名,東方朔更加無所顧忌,及時行樂。這位“愛妻模范”的婚姻觀也驚世駭俗。

  樂得避世在朝堂

  第五,婚姻。

  《史記》記載:取少婦于長安中,好女,率取婦一歲所者即棄去,更取婦。所賜錢財,盡索之于女子。

  東方朔娶妻有三條鐵律:一是專娶京城長安的女人,二是專娶小美女(好女、少婦),三是一年一換;噬腺p給他的錢財,他全都用來打發舊美女,迎娶新美女。

  群臣看不慣他這一套,都說東方朔是“狂人”。漢武帝說:假如東方朔沒有這些毛病,你們誰能趕上他?(人主左右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聞之曰: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其實,封建社會的男人即使妻妾成群,旁人也不能說一句不是。厭倦了可以放在家里養著,沒必要離婚。東方朔不同,他偏要放愛一條生路,看來這個“情場浪子”還是懂得憐香惜玉。

  第六,獲賞。

  東方朔獲得皇上賞賜的方式和別人大不相同。

  皇上賜飯,有的大臣即使晚年退休在家,也是彎著腰、低著頭,細嚼慢咽,畢恭畢敬,誠惶誠恐。

  東方朔沒有那么多規矩!當著皇帝的面,狼吞虎咽,不顧吃相。吃完之后,剩飯菜扔了可惜,東方朔就脫下衣服,把油乎乎的肉兜起來,拎著就走。所以,多數時間東方朔的衣服都是齷齪不堪,別人冷眼相看,他也滿不在乎。(時詔賜之食于前,飯已盡,懷其余肉,持去,衣盡污。)有人以為打包是中國人向外國人學的;其實,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打包的人是東方朔。

  皇上賞賜絹帛,東方朔如數照收,擔揭而去,從不謙讓。而皇上賞賜的這些絹帛,東方朔全都用來迎娶美女。

  東方朔如此另類,卻依然深得武帝喜愛,難免引來同僚們的嫉妒。對付嫉妒者,東方朔也有怪招。

  第七,遭嫉。

  一天,漢武帝在宮里玩,他把一只壁虎放在盆下讓大臣們猜是何物,大臣們都猜不出來。東方朔說:說它是龍吧,它沒有角;說它是蛇吧,卻有腳;能在墻壁上爬,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噬险f:猜得好。賞了他十匹絹帛。接著讓他再猜其他東西,結果東方朔是連連猜中,得了一大堆賞賜。

  武帝另一個寵臣郭舍人不服氣,大喊大叫:東方朔是蒙對的,不算猜中,我找個東西讓他猜,他如果猜中了我情愿挨一百大板,他猜不中請皇上賞我絹帛。郭舍人在樹上找了一個長有菌芝的樹葉讓東方朔猜,東方朔應聲而答。漢武帝馬上令人打郭舍人一百大板,郭舍人吃了啞巴虧。

  東方朔見郭舍人挨打,只管袖手旁觀,冷嘲熱諷。

  郭舍人還不服氣,又出了個謎語,東方朔又猜了出來。眾人慨嘆,東方朔也不再張狂。

  這次猜謎之后,眾大臣對東方朔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漢武帝也十分高興,提拔東方朔任常侍郎。

  但是好景不長,一個另類得離了譜的事,讓東方朔丟官卸職。

  什么事呢?

  一次,東方朔喝醉了酒,竟然在皇帝的朝堂上撒了一泡尿(先是,朔嘗醉入殿中,小遺殿上);這一次漢武帝真火了,下令把東方朔的官撤了,只留他待詔宦者署(劾不敬,有詔免為庶人,待詔宦者署)。

  有人問東方朔:人們都認為你是個瘋子,腦子有毛病,是這樣嗎?

  東方朔說:我只是一個在朝廷中避世的人。古人到山中避世,我不同,我是避世在朝。(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于朝廷間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據《史記》記載,在一次酒宴上,東方朔即席作了一首歌:陸沈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意思是:

  在世俗中隨波逐流,

  避世在皇宮之中,

  宮中也能避世全身,

  我何必非住深山草屋?

  這首歌是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所以,明清以后的古詩選本把這首歌稱作《據地歌》。

  東方朔的“避世于朝廷間”,到了晉代王康琚《反招隱詩》,演繹成“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白居易在《中隱》詩中,又提出“中隱”的概念。這樣,就有了“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的說法。

  依賴周圍環境忘卻世事,這是小隱;藏身市井之中,是中隱;隱身朝野之中,才是大隱。

  從進入仕途,到與漢武帝相處,東方朔始終另類,原因在于他從未把朝堂看得很神圣,他不是懷著敬畏之心在朝堂上供職,而是把朝堂當作隱居之地,用一種調侃的方式,和至高無上的漢武帝相處。

  既然朝堂是隱居之所,東方朔唯求無拘無束地生活,快快樂樂地生活,隨心所欲地生活,實實在在地生活。

  可漢武帝不是慈善家,憑什么一次一次容忍他的另類?

  答案只有一個:快樂!

  東方朔不是董仲舒,《天人三策》解答了那么多沉重問題;東方朔也不是汲黯,你不戴好帽子他都會挑你個不是;東方朔無論干什么都讓漢武帝覺得開心!他寫封求職信,漢武看了直樂;他自比侏儒,只為加薪;這樣一個人,漢武帝干嗎不要?漢武帝不僅需要建功立業的董仲舒、汲黯、衛青,也需要能讓他整天快樂的東方朔。

  雖然我們不能用已有的價值觀去理解東方朔,但還是忍不住要問:東方朔真的“隱于朝”了嗎?他的哪一句話不是把準了皇帝的脈才開口的?他一出場就挾帶一股詭詐之氣,豈是憑空而來?他那一泡便溺,何等蹊蹺?如果說官場多“偽君子”,那么,東方朔更像一個“偽小人”。武帝是快樂了,可東方朔快樂嗎?他滿腹詩書,就甘心做一個跳梁小丑嗎?他千辛萬苦,入朝為官,難道只圖衣食無憂?
返回目錄
99热在线免费观看_老狼卡二卡三卡四卡二_亚洲精品综合激情丁香_黄色影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