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369 >> 古典名著 >> 中華古籍白話解析合集 >> 論語注釋
《論語注釋》
開始閱讀 購買此書
目 錄
《論語》簡介
《論語》簡介
學而第一
孝弟是實行仁道的根本
花言巧語的人沒有仁德
一日數次的反省功夫
做人第一,學問第二
衡量學習與否的標準
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孝道可使民風淳樸
溫良恭儉讓的風范
繼承父親的遺志
和與禮的辯證法
怎樣才算是好學?
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
道德與政治
詩與政治
德治與法治
人生的歷程和滋味
養生送死,孝不違禮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態度不是小問題
大智若愚的顏回
觀察人的方法
溫故而知新
做一個通才
不要吹牛皮
要團結不要分裂
書呆子與空想家
異端的問題
不要不懂裝懂
做官的學問
提拔正直的干部
執政者要以身作則
不做官也可以參與政治
人不能不講信用
看過去知未來
見義不為是膽小鬼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仁德是禮樂的前提
不要鋪張浪費
溫文爾雅的君子之爭
文獻的重要性
問者不相虧
凡事不必苛求
理解的困難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既往不咎的寬恕精神
盡善盡美的追求
領導者要有寬容的肚量
選一個好的小區居住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
追求仁德,擯棄邪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
天下事無可無不可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心懷
唯利是圖必然招來怨恨
關鍵在于練好內功
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義與利的選擇
用壞人做你的鏡子
怎樣對待父母的過錯?
父母在世,不要遠游
記住父母的年紀
嚴于律己總不會錯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
保持一定的距離
公冶長第五
處世的藝術
不要耍嘴皮子
人貴有自知之明
聞一知十的過人才智
朽木不可雕也
無欲則剛
“恕”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久而敬之的交友藝術
正確對待上臺與下臺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不念舊惡少怨恨
偽君子的丑惡嘴臉
豪俠、仁者與圣人之志
自我批評的難得
圣人與我們有什么不同?
雍也第六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該得的不要推辭
不要搞“血統論”
貴在堅持
安貧樂道的典范
切勿畫地為牢,裹足不前
不開后門,不拉關系
不自夸,不居功
口才可以免禍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正直是立身之本
知之、好之、與樂之
因材施教,不要對牛談琴
有耕耘才有收獲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圣與仁的不同境界
述而第七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圣人的憂慮
舉一反三的教學法
不要在喪事中大吃大喝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富可求嗎?
孔子是不是“發燒友”?
富貴如浮云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要冒充內行
聞過則喜
節儉總比奢侈好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泰伯第八
一切以禮為標準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鋒芒畢露就是禍
任重道遠,死而后已
是不是愚民政策?
德行更比才能重
讀書不為稻粱謀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人才難得,也不在多
子罕第九
博與專的問題
寶劍鋒從磨礪出
循循善誘的藝術
待賈而沽,不藏于櫝
逝者如斯夫!
女色的魅力有多大?
進退成敗都在自己
自強不息的楷模
半途而廢者大有人在
后生可畏
正確聽取他人言語
匹夫不可奪志
歲寒才知松柏后彫
不同層次的人際關系
鄉黨第十
圣人未能免俗
圣人穿不穿時裝?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吃飯睡覺不說話
先進第十一
人各有所長
鬼神生死之間
饒饒者易缺
不言則已,言必有中
誰能升堂入室?
過猶不及
文人心態的不平
對癥下藥
不要盲從上級
儒者的“清明上河圖”
顏淵第十二
仁的外用
說話謹慎就是仁?
君子不憂不懼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什么叫“明”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文與質的辯論
稅收問題
愛恨生死的糊涂帳
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片言折獄的是與非
政府公務員守則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
貪欲起盜心
風吹草動的統治術
聞人與達人
先事后得及其它
仁者愛人,智者知人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君子以文會友
子路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名正言順
誰來種田地?
學以致用
表率的作用
知足常樂
實行富民政策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近者悅,遠者來
欲速則不達
“直”也有講究
士的標準
狂者與狷者
恒心的重要性
“和”與“同”的根本區別
好惡不等于是非
君子易事而難悅
泰而不驕
剛毅木訥,近于仁德
憲問第十四
治世和亂世的言行
有言者不必有德
不要溺愛,不要愚忠
貧富都作等閑看
什么是完人?
恰到好處
看人看大節
用人之妙
大言不慚,為之也難
為誰而學?
思不出其位
胸襟寬廣而明察
人才的品質更重要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不怨天,不尤人
歷史車輪不可阻擋
知其不可而為之
儒學的進修綱要
衛靈公第十五
無為而治
忠信篤敬走遍天下
有道則仕,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言與不言的利和弊
殺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多批評自己,少責怪別人
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
不要賣弄小聰明
“名”的情結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別人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不以言舉人,不因人廢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則亂大謀
眾惡必察,眾好必察
有錯不改,錯上加錯
與其空想,不如學習
君子謀道不謀食
得之容易守成難
小知與大受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當仁不讓
貞而不諒
工作在前,享受在后
有教無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
辭達而己
季氏第十六
禮樂征伐自誰出?
朋友有益還是有害?
快樂有益還是有害?
把握好說話的時機
人生三戒
該不該有所畏?
君子的九種思慮
獨善真身與用行舍藏
富貴如浮云,美名傳千世
詩禮傳家
陽貨第十七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割雞可不可以用牛刀?
仁的五條行為準則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六言六蔽
詩的偉大作用
不學詩如面壁而立
禮樂到底是什么?
色厲內荏,穿窬之盜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賊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患得患失,無所不至
古今人物毛病談
天何言哉?
不屑之教
喪期要不要改革?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君子尚義不尚勇
君子僧惡什么?
女人是不是難處難纏?
人過四十萬事休
微子第十八
孔子為什么要出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誰來指點迷津?
到底該不該做官?
窮達行藏各有志
周公用人的經驗談
子張第十九
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不屑于雕蟲小技
日日月月有進步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百工居肆,君子求學
小人文過飾非
君子有三變
信任是前提
大德不逾,小節不拘
讀書與做官的問題
法外有情
墻倒眾人推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
圣人無常師
淺者見淺,深者見深
圣人不可毀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堯曰第二十
尊五美,屏四惡
立身處世的三個支點
99热在线免费观看_老狼卡二卡三卡四卡二_亚洲精品综合激情丁香_黄色影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