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謂百姓可欺,且留下兒孫地步。 堂上一官稱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還盡些父母恩情。
善體黎庶情,此謂民之父母。 廣行陰騭事,以能保我子孫。
封贈父祖,易得也,無使人唾罵父祖,難得也。 恩蔭子孫,易得也,無使我毒害子孫,難得也。
潔己方能不失己,愛民所重在親民。
朝廷立法不可不嚴,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嚴以馭役而寬以恤民,極于揚善而勇于去奸緩于催科而勤于撫字。
催科不擾,催科中撫字。 刑罰不差,刑罰中教化。
刑罰當寬處即寬,草木亦上天生命。 財用可省時便省,絲毫皆下民脂膏。
居家為婦女們愛憐,朋友必多怒色。 做官為衙門人歡喜,百姓定有怨聲。
官不必尊顯,期于無負君親。 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祿豈須多,防滿則退。 年不待暮,有疾便辭。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眾貧者之命。 天非私貴一人,托以眾賤者之身。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 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貧賤人櫛風沐雨,萬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鑒察猶恕。 富貴人衣稅食租,擔爵受祿;萬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責更嚴。
平日誠以治民,而民信之,則凡有事于民,無不應矣。 平日誠以事天,而天信之,則凡有禱于天,無不應矣。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底卿相。 士夫徒貪權希寵,竟成有爵底乞兒。
無功而食,雀鼠是已。 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毋矜清而傲濁,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終。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居官廉,人以為百姓受福,予以為錫福于子孫者不淺也,曾見有約已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 居官濁,人以為百姓受害,予以為貽害于子孫者不淺也。曾見有瘠眾肥家者,歷世得久長耶?
以林皋安樂懶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 以在家治生營產心做官,未有不貪鄙者。
念念用之君民,則為吉士。念念用之套數,則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則為賊臣。
古之從仕者養人,今之從仕者養己。
今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古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 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盡分。
君子當官任職,不計難易;而志在濟人,故動輒成功。 小人茍祿營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動多敗事。
職業是當然底,每日做他不盡,莫要認作假。 權勢是偶然底,有日還他主者,莫要認作真。
一切人為惡,猶可言也,惟讀書人不可為惡;讀書人為惡,更無教化之人矣。 一切人犯法,猶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無禁治之人也。
士大夫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 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以處女之自愛者愛身,以嚴父之教子者教士。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
陷一無辜,與操刀殺人者何別? 釋一大憝,與縱虎傷人者無殊!
針芒刺手,茨棘傷足,舉體痛楚,刑慘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 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號,獄犴何異于此?可使無辜坐之乎!
官雖至尊,決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 官雖至卑,決不可以己之名節,佐人之喜怒
聽斷之官,成心必不可有。 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無。
無關緊要之票,概不標判,則吏胥無權。 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來,則關防自密。
無辜牽累難堪,非緊要,只須兩造對質,保全多少身家。 疑案轉移甚大,無確據,便當末減從寬,休養幾人性命。
呆子之患,深于浪子,以其終無轉智。 昏官之害,甚于貪官,以其狼籍及人。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禮繁則難行,卒成廢閣之書。 法繁則易犯,益甚決裂之罪。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易風俗者。 當困其所易而漸反之,毋強矯其所難。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
非大有益于民,則莫輕舉情有可通,莫將舊有者,過裁抑以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莫將舊無者,妄增設以開多事之門。
為前人者,無干譽矯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難后人。 為后人者,無矜能露跡,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苦前人。
事在當因,不為后人開無故之端。 事在當革,無使后人長不救之禍。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 利在一時勿謀也,利在萬世者謀之。
莫為嬰兒之態,而有大人之器。 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 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后世之慮。
用三代以前見識,而不失之迂。 就三代以后家數,而不鄰于俗。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 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吾心益小。 吾祿益厚,吾施益博。
安民者何?無求于民,則民安矣。 察吏者何?無求于吏,則吏察矣。
不可假公法以報私仇,不可假公法以報私德。
天德只是個無我,王道只是個愛人。
惟有主,則天地萬物自我而立。 必無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體仁。 御臣之要,在推誠。用人之要,在擇言。 理財之要,在經制。足用之要,在薄斂。 除寇之要,在安民。
未用兵時,全要虛心用人。 既用兵時,全要實心活人。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明臣道也。不然,則亂臣接踵而難為君。 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明君道也。不然,則暴君接踵而難為民。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 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
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 |